导读:我国水产养殖产量连续17年居世界首位,目前已占全球总产量的70%左右。2008年,全国水产品的总产量达到了4896万吨,已经连续20年居世界第一位,水产品的人均占有量达到了36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倍。水产品由于含水量高,体组织霉类活性强,容易腐烂变质。水产业从生产第一线开始,到船上保鲜、码头起卸、挑选加工、冻结入库、运输中转、市场销都涉及冷链保障。
构建冷链系统是发展水产品物流的重要内容 水产品冷链需求市场发展状况 水产品在物流过程中需快速流转。因为鲜活性,部分水产品需要冷藏和冷冻,按常温品、低温品和冷冻品不同属性进行储存运输或活水车带制冷充氧设备的运输。如冷冻水产品一般要求在-18℃~-25℃下流通,而生鲜高档金枪鱼的保鲜储存和运输,则需要-55℃及其以下的的超低温冷库或相关设备。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落后阻碍行业发展,目前约80%水产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的,冷链水产品的品质保障薄弱,由于冷链水产品消费的季节与周期性、产品传递渠道的长度等,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产业低成本竞争导致冷藏链低水平重复建设。水产品损耗主要是贮藏和运输温度无法保证、操作时间控制不当及转运衔接不好引起的变质腐烂等,这都造成我国水产品流通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水产品冷链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状况是密不可分的。随着我国水产品品种及产品的不断增加及扩大,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市场对水产品冷链物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水产品冷链物流迎来了发展新机遇,但是同时面临更多的问题。
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水产品冷链物流中的装卸速度、作业流程、检验验货制度及一些环节上在管理上缺乏统一的作业标准,使得中国大部分水产品销售环境不能控制在冷链温度之下。对各大类水产品的产品温度、湿度指标及储存期限,冷链标准建设不及时,不能具体提供一个科学统一的推荐范围。
在一般的菜市场上冷链配置建设不完整,水产品物流设备比较落后,因此,水产品的品质损失比较大。冷链体系配置只能依赖于城市化的提高,农村是很难做到的。在运输过程中还缺乏统一化的包装配置和物流形态。
当前,我国水产品冷链构建属于初步性、分散性、片段性,水产品冷链更多的是集团性或者企业独自性的配置,离区域性、全国性的冷链网络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而这种片段分散方式的冷链系统,往往使得冷链标准无法连贯的执行,全过程冷链温度的记录无法发挥作用,冷链的交接过程比较复杂。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壮大的建议 没有冷链系统,现代水产品物流无从谈起,构建冷链系统是发展水产品物流的重要内容。
1、建设完善的一体化冷链技术系统
基于水产品生产的季节性与消费的全年性、生产的地域性与消费的全局性的矛盾,必须建立从生产到消费者餐桌的一体化冷链技术系统。必须对水产品产地养殖、捕捞、运输及销售一条龙封闭链条的冷处理加工等环节,建立集成冷链技术体系,形成水产品预冷加工→冷库→冷藏车运输→批发部冷库→超市冷柜→消费者冰箱的一体化冷链系统。
2、建设完善的一站式冷链配送网络
水产品冷链配送网络的关键是冷链配送的一站式,目前多家间断的冷链配送过程中,实际上冷链是不连贯的。必须积极采用自动化冷库技术,包括储藏技术自动化、存储库房数据管理系统。冷藏运输技术从公路冷藏运输、铁路冷藏运输、水路冷藏运输发展到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冷藏运输将朝着多品种、小批量和标准化、法规化的方向发展,进行一站式“门对门”的服务。
3、建设完善的水产品冷链系统标准
水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需要各种科学规范的标准,例如水产品冷藏温度标准、运输操作标准、包装材料和规格标准、水产品品质检验标准等,节能和注重环保将是冷藏车技术标准发展的主要方向。必须克服冷链建设标准滞后的现象,例如在2007年11月1日,上海公布有了第一个的地方标准“食品冷链技术与管理规范”(DB31/T388/2007)。国家级标准“冷冻食品的包装、冷链运输和储存”正在申报批准中。标准化技术带来水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现代化发展。
4、建设完善的水产品冷链经营环境
对水产品安全和质量负责,对委托企业自身商业秘密负责,水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在“行业自律”基础上必须规范经营。规范和标准执行的基础是诚信,规范和标准执行的约束力是法律。水产品冷链需要法律保障,开展诚信系统和法律系统的建设,配置完善的水产品物流经营环境。在规范冷链经营环境的基础上,对冷藏车的使用进行定位信息动态监控,跟踪各种水产品货物,同时将全国的需求信息和遍布各地区的连锁经营网络联结起来,确保冷链物流信息快速可靠地传递,适应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市场的日益扩大。
小编认为,当前,国内水产品冷链缺少贯穿整个冷藏链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质量保障体系薄弱。尤其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水产品冷链的相关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激烈竞争,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得水产品冷链物流朝着健康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