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干燥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农林土特产品、粮食、轻工等领域。我国干燥设备行业从形成、发展到逐步走向成熟已经走过了20多年历程。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干燥设备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企业数量和生产规模。从地域分布上看,东部地区生产企业多,中西部地区企业少;尤以江、浙、沪三地企业较为集中,仅江苏省常州市,干燥设备生产企业达50家以上。目前国内市场需要的常规干燥设备,以及国际市场需要的主要干燥设备,我国基本都能自己制造,这表明,我国干燥设备以进口为主的历史已经结束。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隐忧。
我国的干燥设备行业,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已经初具规模。这个时期的干燥设备都是国营企业或者集体企业,这些干燥设备主要应用在国民经济中的化工、轻工、医药、食品、农业、林业等行业,到了20世纪90年代,股份制、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私有)雨后春笋般的涌现,整个行业的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粮食总产量在4.3亿t左右,据统计粮食收获后在脱粒、晾晒、储存、运输等过程中每年损失高达15%,远远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5%的标准。在这些损失中,每年因气候潮湿,粮食全靠自然晾晒,湿粮未能及时干燥处理,达不到安全水份,造成霉变、发芽的约占5%相当损失2150万t粮食,这一数字是惊人的。粮食干燥技术设备在我国推广仅有十几年,由于农业较落后,机械化水平低,农民收入较低,粮食干燥事业发展较慢,但随着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粮食干燥技术设备必将有广阔市场前景。世界先进国家产后粮食用机械及时干燥占总产量60%,而目前我国产后粮食用机械烘干的仅占4%。由此可以推断谷物烘干机的市场需求是巨大的。
近年来,国内不少烘干机设备生产企业争相加大科技投入和新品开发的步伐。业内颇具名望的河南强力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就十分注重对大型设备的研发,根据行业需求开发的大型专业成套处理设备,为企业创下了不俗的经济效益,不仅结束了我国吸附式烘干机械单纯依靠进口的局面,而且还打入了国际市场。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干燥设备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干燥设备生产企业达500余家,年市场销售额超过30亿元。
目前我国干燥设备尚未形成出口规模,出口量还不及总量的5%,且主要销往东南亚。但据权威机构预测,随着技术发展,未来几年内我国出口干燥设备占总产量的比例将由5%提升至10%,外销市场也将由东南亚拓展到欧美。河南强力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各系列烘干机正在依靠过高的科技含量席卷国际市场,成为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排头兵,为拉动全行业的出口步伐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
在粮食烘干领域中,用于水稻、小麦烘干的小型烘干设备(5吨/时以下),预计年需求量将达到千台左右;化工用干燥设备年需求量将达到3000台(套)左右;制药用干燥设备年需求量将达到3000台(套)左右;农林土特产品烘干设备年需求量将达到2000台(套)左右;轻工用烘干设备年需求量将达到2000台(套)左右。为了了解干燥设备的发展情况,我们和中国通用机械干燥设备行业协会联系,据他们透露,今后几年,我国干燥设备需求将在以下若干领域增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