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作为强化奶粉监管的手段之一,奶粉进药店的销售模式,在今年6月就确定下来。彼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实行婴幼儿配方乳粉专柜专区销售,试行药店专柜销售”。真正从制度层面确立增设药店为奶粉的销售管道。
奶粉进药店是否利好有待观察
婴幼儿配方奶粉10月初进药店试点 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兼国际品牌管理中心主任许京日前介绍,婴幼儿配方奶粉进药店将以专柜和ATM机自售模式进行销售。该项目在北京地区将於9月15日进行系统测试,10月初在金象、全新、同仁堂等试点药店上架销售,纳入统一监管销售奶粉的药店将有统一的标识。试点销售奶粉的药店将有专门标识用来区别没有进入该系统的药店。进入药店销售的奶粉品牌限定在10个以内,其中国外品牌5个,国内品牌5个,三元、伊利、蒙牛、多美滋、惠氏、雅培等品牌均已确定将进入药店销售。到2014年下半年,全国范围内专柜销售奶粉的药店将达到1万家。
根据国际贸易协会的说法,计划在2013年10月起,北京和江苏将试行药店销售奶粉,北京将有20家药店设奶粉专柜。明年春节后,选择100个消费能力强的城市扩大试点,完成一万家店的投放。到2015年,再投放一万家,扩大到400个城市。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连锁药店行业研究小组的观察,到8月底为止,试水奶粉销售的药店企业还相对较少,根据药店经营者的说法,细则尚未出台和利润低是奶粉进药店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认为,奶粉进药店对于奶粉行业来说有一定的机遇,但也有可能沦为鸡肋。
奶粉质量监管的提档升级 通过药店专柜以及ATM机销售奶粉,是对奶粉质量监管的提档升级。以往,奶粉的主要销售渠道是商场、超市、母婴店、网店、食品店,奶粉适用的是普通的食品监管系统。在问题食品接连曝光的当下,一方面整个食品监督体系难让人放心,另一方面,国内市场上有关奶粉的负面新闻时有曝光,奶粉信任的颓势,催生出各种代购行为。但这种代购既不具备推广的可能性,也无法解决国内市场上的奶粉质量问题。引入药店流通体系,正是从销售渠道着手重建奶粉业的信任。
众所周知,药品在运输、仓储以及存放等环节,对专业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严苛的药品流通体系能尽可能保证药品从出厂到销售环节的安全。因此,奶粉进药店,早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而在香港地区,婴幼儿配方奶粉也有60%通过药店渠道销售。奶粉进药店销售,等于用监督药品的规格来监督奶粉,在压缩中间多次倒手环节同时,通过第三方进行统一采购、配送,保证流通过程的安全。
但正如奶粉进药店的初衷所示,药店流通体系作为一种渠道建设,对于奶粉质量的监控,主要还是在出厂之后。至于出厂前的诸多环节的监管,药品流通管理体系恐怕爱莫能助。问题的关键是,国内奶粉行业出现的问题,多数得追溯到生产环节中去,尤其是奶源的质量安全。当然,流通体系有倒逼的作用,奶粉进药店的资格准入,能将一些问题产品拒之门外,但这种后端的倒逼不能代替前端的监管。
退一步讲,即便药品流通管理体系具备识别问题奶粉的能力,这套识别机制是不是能高效地运转起来也得另说。药品监督体系比普通食品的监督规格要高,但规格高,不意味着就达到了让人放心满意的安全级别。这些年,食品问题接连曝光,药品问题曝光也不少,比较典型的如毒胶囊事件。在这个意义上,对于奶粉业信任的重建,药品流通体系的引入只能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奶粉进药店看上去很美
说起婴幼儿奶粉,可谓是国人心头永远的痛。此次推出的药店卖奶粉,便是相关部门为解决婴幼儿奶粉质量问题所采取的举措之一。根据官方的解释,该新政的亮点是药店管理更加严格,能够对所售商品追溯到品种、批号等详细信息,因此可以更好地保证奶粉质量。同时,在许京看来,奶粉价格高,是因为大部分钱花在了广告和营销上。进药店其实是把渠道简单化、透明化,奶粉企业减少了营销环节的支出,“从长远来说,药店销售奶粉只能让奶粉价格更低”。
对于这样的举措,笔者只能说,聊胜于无,毕竟这体现出了一种很好的姿态,显示出相关部门对民生问题的关切。至于提到的两个亮点,稍作分析,便会发现或许只是看上去很美。具体来说,“每一罐奶粉都可追溯源头”,并不是什么创新之举。这样的溯源技术在超市、商场等其他奶粉售卖点也可以轻松实现。至于“药店销售能让奶粉价格更低”更是有待实践检验。众所周知,药店出售的药品价格一般相对较高,且曾有专业人士爆料称,药房扣点太重。此举是否会抬高奶粉价格?目前不得而知。
其实,中国的奶粉问题并不在于销售环节,而是出在了源头上。也就是说,“谁来产、如何产”远比“谁来卖、如何卖”更重要。关键还在于卫生食品监督部门不断加大对奶粉质量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确保婴幼儿奶粉是安全的。其实,无论是放在超市卖还是放在药房卖,公众都不会反对。
总的来说,从奶粉行业的特点来看,进药店销售是大势所趋。通过药店的封闭式运输管理体系,确保流通全程的安全;同时,药店配备的专业化药师,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专业建议。不过,也不要就此夸大药店销售奶粉的意义,药品流通体系注定承载不起奶粉质量安全的宏大命题。对于奶粉行业的建设和监管而言,还是得回到源头,从牧场、饲料的质量安全等前端环节的监管入手,把药品流通的那种高要求引入奶粉生产的每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