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我国机器人需求于近年以30%的速度增加,与市场成熟的国家相比,潜力巨大。预计到2015年,我国在役机器人数量将达3万台。市场前景广阔,现实的困境并不乐观,中国的机器人生产企业并未在市场中占得先机。
我国工业机器人应用广泛 未来呈国产化趋势发展
工业机器人发展迅速 随着新兴应用领域和汽车传统产业需求增加,预计2012到201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年产量将以6%的速度增长,平均每年新装量在17万台。从2010年开始,我国工业机器人需求增加。据统计,2010年比2009年需求增长1.71倍。2014年我国需求量将达到32000台,将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需求国。2014年我国家机器人装机量将超过15万台,从此可以看出,机器人的发展是非常快的。
从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特征来看,目前还是以汽车制造业为主制造业发展。同时,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市场。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目前是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客户。”
标准传统的工业机器人,主要装配等方面,如自动引导车、装载、卸拆。机器人化的装备,典型的是并联制造装备,机器人化加工中心甚至是机器人成套装备。比较典型应用,如在航空制造业对于飞机外壳、机翼的装配,甚至一些高端机翼纤维攒放。在医药和食品行业,将来或是我国发展非常重要的部分。因为食品行业和医药行业自动化程度比较低,同时对于制造过程中的洁净安全有高要求。
机器人市场涵盖很多方面,机器人应用在我国市场非常大。然而,工业机器人这个市场大,但不要把眼睛只盯在汽车制造业,应该讨论机器人应用不断发展新市场、新模式、新领域。
我国成工业机器人应用世界第二 相关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方面汽车行业仍将是工业机器人的主力,另一方面,一般工业应用工业机器人的趋势在逐年上升。库卡机器人有限公司亚太地区执行副总裁艾文·博宁格表示,汽车行业使用工业机器人的趋势并没有消退,它还会是目前主要的应用行业。从工业机器人应用的规模化、标准化等特点来看,汽车行业的应用应该还是主流。
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钱晖则认为,从目前发那科工业机器人在中国的销售情况来看,汽车工业还是主要用户,相对而言一般工业的应用还比较少。而另据发那科一般产业销售部副科长孙远祥介绍,今年国内汽车行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仍然在上升。一些汽车厂如一汽大众、上海通用等在全国各地开设新厂,扩大了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但凡汽车厂投建焊接生产线,肯定要购置工业机器人,只是选用哪个品牌的问题。
与此同时,今后几年,工业机器人将在一般工业的应用上进一步增长,业界对此也达成了共识。ABB(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顾纯元介绍说,从去年ABB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情况来看,汽车客户需求量的增长在减小。而搬运、装配行业则有增长,这说明一般工业对工业机器人有需求。预计未来,工业机器人的很大一部分将应用在一般工业行业。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也表示,虽然目前汽车还是最大的应用行业,但是下一步在洁净制造领域,如半导体、生物制药等需要真空制造的行业,洁净工业机器人将可以替代人工。另外,电子电气、塑料化工等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也都是未来的应用增长空间。
未来中国市场会增长 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将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带来广阔的前景,因此,未来的5~10年将成为中国市场的爆发期,业界对此普遍持乐观态度。
西川·清吾认为,中国市场的产品规模大,比日本更适合使用机器人。广田博康也表示,目前日本市场工业机器人的使用相对普及并且饱和。因此将来几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使用量将会越来越多。正是在这种预测下,安川今年扩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据广田博康介绍,今年6月,安川在江苏常州武进耗资2750万美元建立了一个新的生产基地,这也是安川机器人在海外独资建立的第一个工厂。
柯马(上海)工程有限公司机器人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王国超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公司的战略侧重于发展新的市场。除了原有的汽车用户之外,要在一般工业领域拓展新的客户。柯马积累了多年制造工业机器人的经验,有独特的技术,完全可以将其借鉴和转移到一般工业之中。另外,由于欧美市场近年来一直处于增长平稳的状态,预计工业机器人的增量将来自一些新的客户群体。
国内工业机器人发展将国产化 截至目前,工业机器人行业四大巨头瑞士ABB、日本发那科及安川电机、德国库卡都在中国设立了分公司及合资公司,四大企业已占国内市场比重高达70%左右。虽然我国大学生能够获得全球智能机器人比赛冠军的殊荣,但在制造领域,依然是瑞士、日本、德国等海外企业的天下。我国企业存在诸多劣势:
第一,低端技术水平有待改善。机器人制造包括整机制造、控制系统、伺服电机及驱动器以及减速器等方面,控制系统及减速器的核心技术仍由国外企业掌握,国内企业只能发挥“组装”优势,将已接近成品的各部分模块组合到一起。并且许多零部件的缺失使得国内企业在拓展产业链条方面颇受挚肘,而高昂的进口费用也极易威胁企业的生存状况。
第二,产业链条亟待充实与规范。与其他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情况不同,机器人制造主要集中在民营范围,产能规模自然不能比拟航空航天等产业,研发成果也无法在有利平台得到展现。可想而知,国资不足是国产制造的最大劣势,而缺乏国企的规模管理导致产业链条过于松散,从而无法集群式发展。而主流的工业机器人领域,配套产业及设备的集群效应才是机器人制造的关键。只有具备完善的产业链条,盈利空间才能得到提升。
我国已经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失掉“数城”,今后对领先水平的追赶必是漫长的过程。资金投入、联盟高校、培养人才,缺一不可。重点是,相关部门对该产业的引导应从产业特点进行考虑,尽早形成企业集群,或以产业园的方式将优秀企业聚拢起来,为进军高端技术奠定基础。
小编总结:据不完全统计,国内60余家机构、企业都在做工业机器人。这么多家都在做机器人,就算国内市场再大,势必会造成恶性竞争。我们自己内部又再打一个价格战,造成每个企业又不盈利。非常希望在几年之内,经过拼争能够有一些企业成长起来,突显出来,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还是需要有序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