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物门频发 消费者深受其害
【吃午饭喝到“浑”啤酒瓶中有豌豆大沉淀物】“我才倒到碗里喝了两口,就发觉味道不对。仔细看碗里剩的酒,比河头的水还浑浊!”消费者范先生介绍,昨日中午,他与4个朋友坐在一家工厂的门卫室吃饭,然而从旁边小卖部买回来的1瓶蓝剑啤酒却喝出了异样的味道,“我直接把喝到嘴里的吐了出来,提起瓶子一看,瓶底还有十多颗豌豆大小的沉淀物,不知道是什么。”[详细]
【双汇火腿肠里夹着白色塑料布】日前,家住长治县的李先生给记者反映,“双汇王中王”火腿肠里竟吃出了塑料布。前些天,他在离家不远的便利店买了五根“双汇王中王”火腿肠,打开其中一根吃到最后的时候,发现里面竟然有一块白色塑料布夹在火腿肉里。“我都快吐了,真让人恶心。”李先生说。[详细]
【美素佳儿三段奶粉中吃出大块黄色异物】2012年12月中旬,陈女士在江苏扬州文昌中路“母婴园”超市内购买了一罐“美素佳儿三段奶粉”。但让陈女士没有想到的是,在给孩子冲泡奶粉时竟然发现,罐里奶粉中有一大块长约几厘米的不明黄色异物,不知是什么东西,取出时这个黄色异物沾满了奶粉。[详细]
异物风险贯穿生产销售全过程
这些异物从何来,为何来?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提供的说法以及记者获得的某大食品企业内部工作手册表明,食品异物问题实际上是加工生产过程中的一大风险。这个风险存在于从原料加工到包装,再到最后检验合格出厂的各个环节,甚至在运输过程中也可能发生。不过,异物的产生并非全部企业的责任,近期出现的一些案例,并不排除消费者恶意诉讼。
产品设计开始时没有将其列入却实际含有了的任何物质。产生异物的风险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的始终。按照某食品包装机械从业人士的说法,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总是需要与外界接触,而这种接触过程中,免不了会有外界的物质掉落其中,所以几乎每个环节,只要有与外界发生接触的,都有可能会产生异物。
有一些资金雄厚的企业,则采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设备,以使得这个过程中人的因素得以减少,譬如某家矿泉水制造企业,全套生产流程采用德国克朗斯设备,从瓶胚到最后装瓶,全套实现自动化,大部分在封闭的空间中进行,员工身上掉落的异物无疑会大大减少,但这样的代价也颇为高昂,据了解,设备一次性投入就达到几千万甚至上亿,每年的维修更换成本就至少几十万。
国内食品异物检测设备突破技术难题
防止金属等异物混入食品制品中就成为品质管理中的必须话题。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食品加工企业在加强卫生管理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求提高食品异物检测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食品异物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
玻璃、骨头、鱼刺和金属等异物都能轻易检测出来,各方面检测性能堪比国外进口设备,而且价格降低了一半。目前,我国有企业突破了X射线异物检测设备的技术难题,使得这一设备的性能大幅提高。
在现场测试中,一袋包装完好、不含异物的产品通过机器时,屏幕显示是合格品。接着,把玻璃和陶瓷混入奶粉,再通过机器检测时,立马发出“哔哔”报警声,机器也停止了工作。电脑显示屏清楚显示异物的位置,并圈出“红点”。
根据检测技术的差异以及被检测对象的不同,食品异物检测的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三类:一是通过异物和食品的尺寸或重量不同来检测散装产品混合异物的技术,由于该技术自身局限性,发展前景相当有限;二是根据形状或颜色分析来检查松散产品中混合异物的技术,这主要是光学检测技术;三是通过异物和部分透射产品电磁光谱的相互作用来检测食品中异物的技术,这类技术如磁学金属检测、X射线检测等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最早的放在食品传送带上方的巨大的磁铁就是金属检测机的雏形,当产品中的金属异物随着产品在传送带上流动时能被磁铁的强大吸引力而吸附出来,但它的局限性是只能检测本身带有磁性的金属。所以性能更加完善的金属检测机就随着检测要求的提高而被很好的利用,它的主要检测对象是金属,金属大致分为三种,即铁磁性金属、非铁金属和不锈钢。
检测的难易程度是由金属本身的导磁性和导电性决定的。如果是铁金属本身就具有磁性而且导电性能良好,很容易被检测出来;如果是铜、铅、铝等非铁金属虽然本身不具有磁性,但是导电性能良好,相对来讲比较容易被检测出来;不锈钢制品有很多种,有的具有磁性而有的不具有磁性,而且导电性能也不尽相同。在食品工业中最常使用的是304和316不锈钢制品,因此经常把它们的最低灵敏度作为金属检测仪的主要检测范围。
为了更好得贯彻实施高标准的卫生与质量控制,以前在医疗和安全检查领域被广泛应用的X射线异物检测机同样也开始在食品的检测上得以更好的发挥其杰出的检测能力。
小结:食品安全性与人们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相应地,对食品用包装也有较高的要求。食品包装安全检测是食品生产过程中至为重要的一环。自动化程度更高、系统可靠性更强已经成为食品包装检测技术的大趋势。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小编认为,异物检测将成食品饮料包装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