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绍兴老酒声誉斐然,清朝时被评为全国十大名产之一。在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上,1915年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1936年浙赣特产展览会上,多次荣获金牌和优等奖状。1952年、1963年,绍兴加饭酒分别被评为全国“八大名酒”和“十八大名酒”之一,1979年加饭酒又获“国家名酒”称号,由国家经委授予金质奖章和奖状;同时,元红酒、善酿酒双获“国家优质酒”称号,由轻工业部授予“优质产品证书”。1980年香雪酒也荣获省府颁发的“优质产品证书”。1983年加饭、元红双获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金杯奖,善酿获银杯奖,香雪获部优称号。而最具影响力的还属古越龙山了,是绍兴黄酒品牌最响的。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于食品饮料安全方面的顾忌,愈发严重,安全监查也逐渐趋严,相关行业上市公司如同行走于钢丝之上,在不经意间,手中的平衡木便有可能在突发的舆论风向中出现倾斜。这样的事例,在今年以来出现的颇多,先有“老酸奶”、“毒胶囊”事件,后有“伊利汞超标”,不管是媒体确有实证,还是涉事主体最后回应澄清,对上市公司本身造成的影响,都是明显的。
抛开旧例不谈,酒类上市公司,在安全监测方面爆出的负面,并不多见,不过这次,古越龙山却不幸被媒体戳出新伤。
就在近日,有媒体称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发布34款酒精饮品的测试结果。来自浙江绍兴的“古越龙山”和“塔牌”的三款产品,被检出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差异较大,香港消费者委员会称,这一物质可能损害基因并致癌。
消息一出,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随即发布公告,称EC属于食物在发酵过程或存储过程中天然产生的物质,普遍存在于发酵食物和饮品中,且含量低于欧盟标准。
随后,国家黄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声援古越龙山,目前国际上对食品及酒类的EC含量控制规定各不相同,其中欧盟水果白兰地的EC要求小于400微克/升,法国与瑞士规定是小于1000微克/升。从媒体报道的数据来看,3款酒中的EC含量为200微克/升至260微克/升,远低于这些规定。
国家黄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表示,黄酒到目前为止,国内外都还没有设定EC的限量标准。国家卫生部目前正在组织开展酒类中EC含量的风险评估,以便确定有关限量标准。
此次黄酒被曝“致癌门”,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傅建伟认为,此事件中有需要反思的,同时也算是一件好事。
“这个事告诉我们以后要做好宣传,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傅建伟认为,可能是因为有些人对黄酒还不是太了解,其实平时喝点黄酒有利无弊,“黄酒中有种元素叫硒,具有抗癌作用,所以说黄酒致癌本身不是很靠谱。”
据了解,氨基甲酸乙酯是发酵食物和酒精饮品在发小或贮存过程中天然产生的污染物,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进行评估,认为经食物摄入氨基甲酸乙酯,对健康影响不大,但经食物加上酒精饮品而摄取,则有可能构成潜在的风险。香港消委会呼吁市民少喝,以免影响健康。
据悉,氨基甲酸乙酯并非古越龙山黄酒中的特有存在,业内人士表示,任何发酵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物质均有不同含量,原本是发酵食物和酒精饮品在发酵或贮存过程中天然产生的污染物。
由此来看,古越龙山在此次舆论事件中并非理亏,在接受媒体问询过程中,并未闪烁其词,回应口径较为统一,这一点在上市公司处理舆论危机时,显得尤为关键。
当舆论走向,经过周密部署,尽在掌控之中后,古越龙山于19日复牌,高开的走势回敬了公司近日来,在应对舆情危机时,所做出的不懈努力。